首页

国产一区丝袜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3 21:50:39 作者:贵州毕节排查地质灾害风险隐患2981处 浏览量:74585

  中新网重庆5月15日电(苏亦瑜)初夏五月,在蜿蜒的乌江上乘船而行,两岸奇峰险石鳞次栉比,碧水青山处处如画。一艘艘游船满载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揭开了乌江江畔苗乡的美丽画卷与振兴密码。

  5月14日,“2024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重庆行”采访团来到了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这里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被称为“世界苗乡”。

乌江沿岸风光。苏亦瑜 摄

  一线一风光,绘就乡村文旅新画卷

  走进被乌江水“环抱”的彭水县善感乡周家寨村,传统苗族建筑高低错落,整洁明亮的村庄迎来一波波游客。

  过去,周家寨村曾是乌江彭水电站库区的移民点,而如今,依托乌江画廊生态旅游示范带,这里已成为了集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国家3A景区。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周家寨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举办“乌江画廊旅游文化节”“善感西瓜节”“周家寨抢鱼大赛”等一系列乌江画廊文化旅游节活动,推行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康养等多元化文旅融合模式,以苗家文化和特色节庆,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旅游知名度,夯实了乡村振兴建设基础。

  乘坐在独具苗家特色的古朴游船上,身着传统苗族服饰的导游沈旺告诉记者,随着乌江画廊旅游的进一步开发,促进了周边村落经济的发展,许多村民们纷纷吃上了“旅游饭”。

  如今的彭水,生态旅游业提档升级成效显著。2024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接待游客242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0.4亿元,当地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一村一幅画,深耕产业兴旺故事

  漫步在彭水善感乡石盆村,路边的沃柑树飘来阵阵果香,挂满绿果的油茶基地一派生机盎然,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里青青的秧苗奏响丰收的前奏曲。

善感乡万亩油茶示范基地。 苏亦瑜 摄

  在以前,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管理零散是困扰着善感乡发展的一大难题。善感乡石盆村党支部书记冉成兵告诉中新网记者,如今占地面积100亩的合元宝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原是村里的撂荒田。2021年,村里把这片撂荒田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驻善感乡工作队找来资金进行复耕、硬化道路、修围栏等等,把它打造成了集观光和种养于一体的稻渔种养基地。

  合元宝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不仅通过提升水稻、水产的品质来增加效益,实现了“粮渔多赢”的最佳效果,还因养鱼肥水、种稻净水,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等逐步改善了生态环境。

  此外,石盆村还围绕全乡“油菜茶药果”特色产业集群,整治石漠地等2000余亩,提升村内5000亩油茶、1000亩柑橘、1000亩西瓜等主导产业,谋划建设油茶加工厂,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善感乡副乡长王桂林表示,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翅膀”,善感乡的农特产品走出了山村,走向了全国各地。她表示,目前善感乡也正致力于打造统一的农特产品品牌,除了借助微店、电商直播间等手段,也想通过品牌的打造,让更多人品尝到善感乡的美味,感受到善感乡蓬勃发展的力量。

善感乡石盆村内,古朴苗族建筑与现代墙画相结合。苏亦瑜 摄

  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不仅仅在石盆村展开,彭水的其他乡村也正陆续绘就着具有各自特色的和美乡村画卷。

  三义乡龙合村以乡村民宿、有机蔬菜、茶山等绿色生态旅游产业为基础,拓展了纳凉、垂钓、采摘、攀登健身等新业态,助推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而毗邻摩围山景区的润溪乡白果坪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重点做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碳汇资源落地变现等,擦亮了美丽乡村的“新底色”……

  据介绍,下一步,彭水县将对照巴渝和美乡村创建标准,积极发挥规划统领作用,结合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和村庄“多规合一”规划风貌定位,努力形成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和美乡村示范布局。(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以色列对停火谈判“谨慎乐观” 加沙将启动脊灰疫苗接种

表演现场座无虚席,“衣服太漂亮了,声腔太特别了,身姿太美了,中国昆曲令人感动!”当地法国观众惊叹。尽管当地观众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昆曲,但他们在现场听得如痴如醉,说自己能感受到昆曲艺术中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表演之美。

中新健康|湖南医院多学科协作救治“大型恶性肿瘤+熊猫血”患者

2022年9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当地官员莎拉·弗内斯在揭幕致辞中说,“我们对伊丽莎白女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热情。通过展示伊丽莎白女王对狗的喜爱,我们展现了她的人性。”这座雕像的创作者普拉特利在接受采访时说,以一种亲切的方式描绘女王,反映了许多英国人对女王“近乎母亲般的形象”的记忆。(制作 马宇暄)

台湾青年:长城特别壮观,和课本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据了解,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上百场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主题展览、科普讲座、互动打卡,民俗体验和公益讲解等。其中,“夜游金沙·穿越古蜀——博物馆情景式导览演出秀”为四川首个博物馆情景式导览演出秀。10月1日至7日每天19时30分至21时,报名参与活动的游客可跟随讲解员饰演的“古蜀先民”的脚步,踏上一段穿越3000年的旅程。该活动旨在通过情景演绎、深度讲解、文艺演出、光影氛围等多元形式,打造多散点、强体验、新融合的成都文旅新场景。

飞虎队代表团走进广西友谊学校 点赞中国民俗文化

普京指出,俄经济正向复合型、技术型和非资源型转变。他提出,到2030年,进口额占比不应超过GDP的17%。未来六年内,国家和企业在科研领域投入要升至GDP的2%,国产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应提高0.5倍,非原材料和非能源出口额应提高至少三分之二,在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方面应跻身世界25强,农业产量应比2021年至少增长25%而出口量应增长50%,生育率应实现稳步增长。同时,继续解决贫困问题,到2030年受贫困问题影响人口比例降至7%以下。

没有“洪荒之力”,怎解“傅园慧之困”?

二是确立文化自信自强。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理解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的文化基因。契合的是价值精神,但毕竟中华传统文化有它的缺陷和糟粕需要我们鉴别和分析。因此,对于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作为“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说汉语,同时,五千多年浓厚积淀的中华文明成就了中国特色,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秀文化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厚滋养,体现在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就像木樨花、桂花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由制度到品格,再到精神信仰,最终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